他们是新中国最早进入赣南找矿的地质勘查队伍,曾被誉为“全国地质战线的一面红旗”“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开路先锋”。建队71年来,他们几代地质人栉风沐雨、不畏艰险,为国找矿,用理想与热诚在红土地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探寻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矿产资源地,为奠定赣南“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的地位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江西省地质局第七地质大队(以下简称“江西七队”)。
工业要发展,地质当先行。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国家基础工业建设对矿产资源、对地质工作需求尤为迫切。一代代江西七队人践行找矿报国初心使命,不畏艰险、风餐露宿,四处奔走,找矿寻宝,取得了丰硕成果。
20世纪50-60年代,江西七队发现了大余木梓园隐伏型钨矿床,探明并提交了一大批国家急需的钨矿资源储量,奠定了赣南“世界钨都”地位。
20世纪70-80年代,江西七队在会昌周田找到了大型岩盐矿。毛主席获悉后,欣然写下“这是一件大好事”的批示。同期,在龙南足洞发现了世界罕见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为赣南赢得“稀土王国”的美誉。
20世纪80年代初,江西七队在赣南发现了氟铋矿,1983年被国家矿物学会新矿物命名委员会命名为“赣南矿”,成为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矿种,并填补了矿物学的空白。
近年来,江西七队牢固树立“大地质、大资源、大生态”理念,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钨、稀土等为主要资源的大中型矿床,为赣南矿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围绕赣州市打造氟盐化工产业集群的要求,在萤石找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石城楂山里矿床探获萤石矿资源量607万吨;完成赣南稀土资源摸家底任务,提交52个找矿靶区,打开江西省寻找稀土资源的新局面。由江西七队承担的2023年江西省财政出资地勘项目“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夏湖-大埠重稀土矿普查”顺利通过野外验收并获优秀级,预期可提交大型以上重稀土矿产地一处。
71年来,江西七队在赣南先后发现矿产110种,其中探明储量的68种,发现矿床200余处、矿(化)点数千个,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科技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核心关键。地质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队伍和装备,离不开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和方法。在多年的找矿实践中,江西七队坚持科技先行,注重通过创新驱动,推动地质找矿实现突破。
钨矿科研成果丰硕。1961年,江西七队在发现大余木梓园隐伏钨矿床过程中,首创应用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于金属矿床的普查勘探中,总结出一套系统完整的黑钨矿床勘探方法,即“五层楼”成矿理论模式,开创了世界地质史上运用模式找矿的先河。随后,他们又积极开展钨矿攻深找盲技术攻关,通过找矿实践的不断论证,建立了“异常带+五层楼+地下室”综合找矿模型,为再造一个“世界钨都”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力促进了“第二空间”钨矿找矿的开展。2008年,他们参与实施的地勘项目“南岭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研究与勘查评价”,首次提出华南中生代大陆板内岩石圈多阶段伸展与大规模成矿的新认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新圈定出47个找矿靶区,大幅度提高了南岭地区矿产资源的勘查水平,先后在赣州探明17个大型、超大型矿床。此外,2023年,由江西七队主编的共101余万字的《江西省钨矿地质志》正式印刷出版。
稀土科研不断取得新突破。1988年,江西七队在龙南足洞稀土矿的发现勘探及成果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启了南方各省(区)稀土资源的普查找矿与开发工作,填补了中国矿物学和矿床学的空白。“江西省新类型稀土矿床发现勘探及成矿理论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作为赣南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者、勘探者,江西七队始终致力于稀土找矿理论的研究和突破,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其中,“离子吸附型稀土找矿重大突破”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新类型的发现与勘查手段的创新研发”获中国稀土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新工艺及边坡防护关键技术与应用”获中国稀土科技奖二等奖。2015年7月,江西七队在宁都葛藤嘴首次发现浅变质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为江西乃至全国寻找同类型稀土矿床提供了找矿新方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江西七队地质工作者研发的“赣南钻——人力冲击取样钻”新型勘查工具,大幅度的降低了勘查成本,加快了勘查进度,于2015年9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实用新型专利,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在承担的国家矿产资源标准体系建设项目“离子型稀土矿床储量评价模型研究”中,江西七队首次建立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储量转化评价模型,开拓了国内固体矿产资源量与储量转化模型研究的先河。2021年,该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勘查评价技术及找矿示范”。
搭建国家级研发技术平台。2012年3月,江西七队院士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落户赣州市的首个院士工作站。在找矿实践中,该队以院士工作站为依托,搭建具有国家水准的资源勘探研发技术平台,联合高端智库专家进行地质资源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促进赣州产业技术创新和高端矿产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工作站承担实施的“南岭大型矿集区深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等6个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3000米科学深钻揭露了丰富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矿化新信息,为赣南乃至整个南岭地区“第二空间”找矿提供了理论支撑。2021年,该队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等联合共建了自然资源部离子型稀土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近年来,江西七队分别有2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金罗盘奖、1人获得银锤奖。
在持续提升找矿能力的同时,新时代也赋予了地质工作新的使命。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江西七队,充分的发挥专业方面技术优势,不断拓宽地质服务领域。
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针对赣南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江西七队充分的发挥赣南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单位的主体作用,全方位参与赣南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评估、救灾等工作,推进赣州市地质灾害综防体系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规划建设选址等提供了基础决定依据。近5年来,该队先后开展地质灾害治理项目300余个,有效排除地质灾害隐患上千处,成功避让地质灾害事故上百起,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扎实做好应急技术支撑。江西七队针对贫穷的地方干旱缺水等重大环境问题,在宁都、于都、兴国、赣县等县(市)开展找水建井工作,解决了贫穷的地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特种养殖业的发展。他们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发挥水文地质专业方面技术资源优势,全力服务赣州市抗旱救灾工作大局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全力对接服务赣州各县(市、区)的抗旱救灾应急找水工作。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围绕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赣州将建设成为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江西七队全面加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等工作,重点做好地质环境调查、压覆矿产评估、矿山地灾环境动态监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水工环地质、旅游地质、清洁能源勘查等项目,有效防治了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让一批废弃矿区重现生机;实施的信丰学堂嘴废弃稀土矿山治理项目,已成为赣州市废弃矿山治理工程的典范;编制的《赣州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项目》,被列入全国首批示范工程;实施了多个县(市、区)持证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完成了县域内所有持证矿山的调查与问题排查梳理。
当前,江西七队正加强农业地质调查和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全面介入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生态修复、土壤修复及地下水污染调查治理工作,重点参与工矿废弃地污染的调查治理、耕地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跻身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领域,为加快赣州市名优特农产品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技术支撑。
一直以来,江西七队积极发挥地质工作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动融入区域经济。江西七队主动融入地方,与多个县(市、区)达成合作共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益性地质工作技术支撑。
夯实资源保障能力。江西七队承担起草《赣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设计(2021—2025年)》和9个县的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为赣州“十四五”矿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文本标准。该队在于都牛形坝矿区找到赣南最大的银金多金属矿,在赣县区赖坑合龙、崇义县东峰矿区共探明钨金属量5万吨,在兴国张家地和内王坑矿区探明钼金属量达8万吨,有力支撑了赣南钨等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石城、寻乌、宁都等地找到了一批地热资源,助力石城县打造“中国温泉之城”,为赣州打造“中华绿谷”旅游品牌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提供了资源保障。
扎实服务乡村振兴。自1987年原地矿部向赣南老区派驻第一批扶贫工作团起,江西七队就开始全方位参与扶贫项目建设。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江西七队在矿产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矿山环境治理、遥感技术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参与实施了大量综合扶贫项目。近年来,为推进赣州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全力发展特色农业,江西七队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了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基本查明了赣南地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状况,在赣县、崇义、安远圈定了一批富硒土地资源。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江西七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矿产资源保障、生态文明支撑、专业综合服务”三大定位,奋力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再立新功,努力在江西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