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次新股我们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上市第一个交易日没有封死,截止目前涨幅17.21%的北元集团,好不容易中一签的韭菜们可谓糟心。
北元集团主要是做聚氯乙烯、烧碱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主要营业产品包括聚氯乙烯和烧碱等。公司依托榆林地区丰富的煤炭和原盐资源优势,自设立以来,致力于一体化经营,以自备电厂为纽带,建设以PVC 产品为核心的“煤—电—电石—氯碱化工(离子膜烧碱、PVC)—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生产水泥”的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
聚氯乙烯是我国顶级规模的有机氯产品之一,耗氯量约占全国氯气总产量的40%,是调节碱氯平衡的基本的产品。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9 年末,国内聚氯乙烯总产能达到约2,518 万吨,总产量达到约2,000 万吨。
根据中国氯碱网统计数据,截至2019 年末,国内聚氯乙烯产能约为2,518万吨(包括聚氯乙烯糊状树脂119 万吨)。其中,2019 年聚氯乙烯行业新增加产能121 万吨,退出产能规模为7 万吨。
受到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PVC 产能每年仍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除经济政策收紧之外,长期以来缺少约束的无序化扩能所带来的市场持续低迷问题,也使行业内部分新建项目延期,加快了长期闲置产能的清退。2014 年至2016 年,随着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内PVC 产能总数连续保持负增长。
2017 年起,产业体系调整及消化过剩产能的举措逐步显现成效。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内的落后产能已经基本清除,同时先前的在建项目陆续开始运行,带动产能增长,但下游需求的稳步提升避免了行业又出现供大于求的不利局面。2018 年,行业产能保持有进有出的平稳发展,受新增产能释放滞后的影响,产能总数稍有回落。2019 年,行业产能结构进一步保持良性改善,新增优质产能落地带动行业总体产能有所回升。
2015 年国内聚氯乙烯行业首次出现产能和产量双降的现象;2016 年起,国内聚氯乙烯行业去产能任务继续深化,但同时年度产量却保持比较高涨幅,国内装置开工率有所提升;2019 年全年聚氯乙烯产量达到约2,000 万吨。
2019 年国内聚氯乙烯行业整体开工负荷约为79%,保持稳步提升的态势。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9 年末,国内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共计73 家,产能较大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我国西北、华北、华东等地区。
近年来,聚氯乙烯行业消费量平稳增长,在国内聚氯乙烯产能及进口量不出现大幅度的增加的条件下,表观消费量呈现的数据增长更多的是供需关系改善后的刚性需求放大带来的结果。
聚氯乙烯是国内五大通用树脂中产量最大的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包装材料、人造革、塑料制品等软制品和异型材、管材、板材等硬制品。聚氯乙烯树脂在生产和使用方面相较于传统建筑材料更为节能,是国家重点推荐使用的化学建材。我国聚氯乙烯大多数都用在与房地产相关的管材、型材的生产;2019 年管材、型材对PVC 的需求占比达到53.5%。
截至2019 年末,中国烧碱总产能约为4,380 万吨,相较上年新增165.5 万吨,退出44 万吨,净增加121.5 万吨,同比增速为2.80%。
2011 年至2015 年期间,中国烧碱新增产能不断下降,退出产能规模保持相比来说较高水平,产能净增长呈现持续走低趋势。2016 年至2018 年,烧碱市场逐步好转,行业内企业纯收入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进而推动前期新扩建项目进度加快;同时由于部分老旧装置以及单耗较高的隔膜碱装置陆续淘汰,2019 年国内烧碱行业产能净增长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国氯碱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烧碱总产量预计为3,440 万吨,同比增长0.58%,国内烧碱产量保持平稳增长。
2009 年及2010 年期间,烧碱行业装置利用率处于低位,整体开工率低至70%以下。近年来,由于退出产能增多,产能增速放缓,行业开工情况略有好转,整体开工率保持在80%左右;2019 年,国内烧碱整体市场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行业开工率达到78.5%。
据中国氯碱网统计,截至2019 年末,国内共有烧碱生产企业161 家,总产能为4,380 万吨,企业平均产能为27.20 万吨,产能排名居前的企业以西北、华北等地区企业为主。
随着下业需求的提升,近年来中国烧碱的表观消费量也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2019 年国内烧碱行业表观消费量约为3,323 万吨。
烧碱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使用在于氧化铝生产;此外,化工方面,烧碱大多数都用在生产有机及无机化工产品,以及在无机盐、染料、涂料、化学助剂、橡胶、精细化工、合成纤维、塑料、添加剂、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轻工行业中,烧碱主要用来生产纤维素浆,也用来生产肥皂、合成洗涤剂、合成脂肪酸及精炼动植物油脂等。
目前国内烧碱的下游消费分布中,氧化铝是需求最大的行业领域,2019 年氧化铝占烧碱下游消费比重为32%。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氧化铝产量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其对烧碱需求量的提升。
北元集团成立于2003年,1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开工建设;2007年与陕煤化集团增资扩股合作建设100万吨/年聚氯乙烯循环综合利用项目;2011年变更为“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更名为“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上交所上市。
分产品来看,2019年聚氯乙烯实现盈利收入73.06亿元,占比73.67%,毛利率22.99%;烧碱实现盈利收入19.06亿元,占比19.22%,毛利率73.42%;水泥实现盈利收入5.11亿元,占比5.16%,毛利率52.38%;其他实现盈利收入1.93亿元,占比1.95%,毛利率31.06%。
2019年前五大客户实现盈利收入36.64亿元,占比36.48%;其中第一大客户实现盈利收入11.59亿元,占比11.54%。
2016-2019年,毛利率17年提高至高点37.67%,随后年年在下降至34.04%;期间费用率由16.61%下降至13.47%,其中销售费用率维持在5%以上,管理费用率17年上涨至7%左右,财务费用率由4.41%下降至0.62%;利润率由14.94%提高至18年高点17.87%,19年回落至6.53%;加权ROE由30.85%年年在下降至22.85%。
由图和数据可知,17年精准词收益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资产周转率的提高,18-19年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权益乘数的下降。
公司氯碱产业链将当地的煤炭和原盐等优势资源转化为基本的产品聚氯乙烯和烧碱,并同时利用生产的全部过程废料生产出水泥等副产品。产业链中,公司以当地煤炭为基础原料,生产兰炭并发电;以兰炭为原料,电为热能生产电石;以电石和原盐为原料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和烧碱;以化工生产产生的电石泥废渣与热电锅炉排出的炉渣及粉煤灰为原料生产水泥。上述整个循环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过程大大降低了废弃物排放,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高效利用,改变了氯碱产业“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导向”的传统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