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get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

发布时间: 2023-11-23 20:19:19 |   作者: 乐天党fun88
返回列表

  。这类化工产品,无需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即可在普通的化工厂生产,只要技术指标达到一定的级别要求,即可用来参与合成,生产药品。虽然药品的合成也隶属于化工类,但是比一般的化工产品要求严格。成药及原料药制造商需要接受GMP认证,而生产中间体的厂家则不需要,因为中间体产品还只是化学原料的合成与生产,在药品生产链中属于最基础和底端的产品,还不能称之为药品,因此不需要GMP的认证,这也就给中间体生产厂商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指那些按照严格的品质衡量准则用化学合成或生物合成方法为制药企业生产加工用来制造成品药品的有机/无机中间体或原料药的化工企业。这里将医药中间体分为CMO、CRO两种子行业。

  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指委托合同生产企业,就是说制药公司将生产环节外包给合作方。医药CMO行业的业务链一般是从专用医药原料开始。行业公司需采购基础化学原料并分类加工成专用医药原料,再加工逐渐形成原料药起始物料、cGMP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目前各大跨国制药企业倾向与少数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行业内公司生存的好坏通过其合作伙伴基本一目了然。

  Contract(Clinical) Research Organization指委托合同研究机构,制药公司将研究环节外包给合作方。目前该行业主要以定制生产、定制研发以及医药合同研究、销售为主要合作方式,不管是哪一种方式,不论医药中间体产品是不是为创新产品,评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旧以研发技术为第一要素,侧面反映为公司的下游客户或者合作伙伴。

  医药中间体按应用领域可分为抗生素类药物中间体、解热镇痛药用中间体、心血管系统药用中间体、抗癌用医药中间体等大的类别。具体的医药中间体产品品种类型非常多,如咪唑、呋喃、酚类中间体、芳烃中间体、吡咯、吡啶、生化试剂、含硫类、含氮类、卤素化合物、杂环化合物、淀粉、甘露醇、微晶纤维素、乳糖、糊精、乙二醇类、糖粉、无机盐类、乙醇类中间体、硬脂酸盐、氨基酸、乙醇胺类、钾盐类、钠盐类以及其他中间体等等。

  IMS Health Incorporated 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0-2013 年,全球医药市场维持稳健成长态势,从 2010 年的 7,936 亿美元增长至 2013 年的 8,993 亿美元, 2014 年开始医药市场呈现较快增长,主要是由于美国市场 2014 年创新药大量上市,降低了专利悬崖的影响。2010-2015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14%,预计在 2015-2019 年,国际药品市场进入一个增长的慢周期。但由于药物属于刚性需求,预计未来净增长还将会十分强劲,到 2019年世界药品市场将接近 1.22 万亿美元。

  目前,随着大型跨国制药公司的产业体系调整、跨国生产转移以及国际分工进一步的细化,我国慢慢的变成了医药行业全球分工中重要的中间体生产基地。我们国家医药中间体产业已形成从科研开发到生产销售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从全球范围内医药中间体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整体工艺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大量高级医药中间体以及专利新药的配套中间体产品生产企业较少,正处于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

  2011-2015年间,我国化学制药中间体行业产量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化学制药中间体产量为56.83万吨,出口量6.57万吨,到2015年我国化学制药中间体产量约67.64万吨。

  我国医药中间体供大于求现象较为突出,对于出口的依赖度也逐渐增大。但我国的出口大多分布在在维生素C、青霉素、对乙酰氨基酚、柠檬酸及其盐和酯等大宗产品,这一些产品的特点是产品产量巨大,生产企业较多,市场之间的竞争激烈,产品价格及附加值均偏低,它们的大量生产造成了国内医药中间体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技术上的含金量的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对于保护氨基酸类医药中间体,国内生产企业中大部分产品品种单一,质量不稳定,主要是为国外生物制药公司定制化生产产品。只有一些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实力、有着先进生产设施及规模化生产经验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取高利润。

  二是对客户的中试产品做放大,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工艺路线,这需要公司对产品的工程放大能力和对定制产品技术进行的后期持续工艺改进能力,从而满足产品规模生产的需要,持续不断的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

  三是对客户大生产阶段的产品做工艺消化和改进,进而达到国外公司的质量标准。

  药品生产需要大量的特殊化学品, 这些化学品原来大多由医药行业自行生产, 但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与生产技术的进步, 医药行业将一些医药中间体转交化工公司制作。医药中间体属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医药中间体目前已成为国际化工界的一大产业。目前, 中国医药行业每年约需化工配套原料和中间体 2000 多种, 需求量达 250 万吨以上。由于出口医药中间体不像出口药品那样会受到进口国的种种限制, 以及世界医药中间体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目前中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套, 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中国资源丰富, 原料价格较低, 有许多医药中间体还实现了大量出口。

  目前, 我国需化工配套的原料及中间体2500 多种, 年需求量达到1135万顿。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 我们国家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已基本能够配套。我国的中间体生产主要在抗菌素和解热镇痛药方面。

  纵观整个行业, 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有六大特点: 一是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 经营灵活, 投资规模不大, 基本在数百万到一两千万元之间; 二是企业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主要以浙江台州和江苏金坛为中心; 三是随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 企业建设环保处理设施的压力正在加大; 四是产品更新速度快, 一般入市 3~5 年后利润率便大幅度下降, 迫使企业一定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改进工艺, 才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五是由于医药中间体生产利润高于一般化工产品,生产的全部过程又基本相同, 有更多的小型化工企业加入到生产医药中间体的行列, 导致业内无序竞争日益激烈; 六是与原料药相比, 生产中间体利润率偏低, 而原料药与医药中间体生产的全部过程又相似, 因此部分企业不仅生产中间体, 还利用自身优势开始生产原料药。有经验的人指出, 医药中间体生产向原料药方向发展是必然趋势。但由于原料药用途单一, 受制药企业影响很大, 国内常发生企业开发出产品后却没有用户的现象。因此, 生产企业应当与制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 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产品营销售卖畅通。

  医药行业为少数跨国制药企业所垄断。医药寡头在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上非常谨慎,对新供应商的考察期普遍较长。医药 CMO 企业要满足多种客户的沟通模式,并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持续考核方能获得下游客户的信任,进而成为其核心供应商。

  能否提供高技术附加值服务是医药外包服务企业的立身之本。医药 CMO 企业要突破原路线的技术瓶颈或封锁并提供制药工艺优化路线,以有效降低药物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若无长时间、高成本的研发投入及技术储备,行业外企业很难真正进入本行业。

  制药工艺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运营,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研发、生产管理人才和项目执行人员。CMO 企业建立符合 cGMP 标准的行为模式,很难短时间内建立一支具有竞争力的研发生产精英团队。

  FDA 等药品监督管理的机构的质量监督管理要求日益严格,没有通过审核的产品不能进入进口国市场。

  工艺落后的制药企业将承担高额的治污成本和监管压力,以生产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如青霉素、维生素等)为主的传统制药企业将面临加速淘汰。坚持工艺创新、开发绿色制药技术已成为医药 CMO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从产业链的位置来看,当前生产医药中间体的6 家精细化工上市公司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无论是向专业外包服务商发展,还是向原料药和制剂延伸,技术实力都是不变的核心驱动力。

  就技术优势而言,青睐具有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储备实力强、研发投入高的公司:

  第一集团:联化科技和雅本化学。联化科技以氨氧化法、氟化等八大核心技术作为技术核心,其中氢氧化法处于国际领先。雅本化学的手性药物尤其是其化学拆分和消旋技术处于国际领先,且研发投入最高,占收入6.4%。

  第二集团:万昌科技和永太科技。万昌科技废气氢氰酸法是成本最低、工艺最先进的生产原三甲酸酯的方法。永太科技则以氟精细化工见长。

  医药生产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重要的行业,已成为近10年来发展与竞争的焦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医药源源不断地被开发出来而造福人类,这些医药的合成依赖于新型、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故新药受到专利保护,而与之配套的中间体却不有一定的问题,因此新型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市场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都十分看好。

  当前,对药物中间体的研究方向大多数表现在杂环化合物、含氟化合物、手性化合物、生物化合物等的合成。我们国家医药中间体的发展与医药工业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有些产品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国内无法组织生产,基本依赖进口,如无水哌嗪,丙酸等。有些产品虽然在数量上能满足国内医药行业的要求,但成本比较高、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医药产品的竞争力,需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如TMB、对氨基苯酚、D-PHPG等。

  预计未来几年内世界性新药物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10类药物上:脑功能改善药,抗风湿性关节炎药,抗艾滋病药,抗肝炎及其他病毒药,降血脂药,抗血栓药,抗肿瘤药,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甙类强心剂,抗抑郁、抗精神分裂和抗焦虑药等。针对这些药物去开发其中间体是今后医药中间体开发的方向和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的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齐鲁证券、中国产业信息、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报告大厅、中国市场调研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