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2月20日讯2009年,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额为165.59亿美元,同比下降4.53%,出口数量为436.8万吨,同比增长6.9%,出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10.69%。2009年出口数量与2008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显示我国西药原料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没发生很大的变化,西药原料药出口额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出口价格下调较大造成的。部分重点西药原料药商品出口情况如下:
维生素C:市场供需依然平衡,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在环保压力下造成开工不足,维生素C的价格稳定在较高水准,造成出口金额增加较大,但出口数量未出现大的变化,表明国际市场需求总体稳定。出口企业执行的合同主要以长单为主。
维生素E:在2008年价格持续上涨较大,2009年市场走势平稳,出口数量微降3.85%,出口价格维持在去年底的较高水平。
维生素B12:结束了从2008年底到2009年初一下子就下降的颓势,至2009年底降幅已收窄至4.34%。目前我们国家生产出口的维生素B12占有全球市场85%的份额。
青霉素工业盐:出口“量价双降”,国内部分产能被6-APA和阿莫西林等下游产品消化,并替代出口,但这些下游产品的出口价格也均有所下滑。青霉素工业盐目前产能为8.5万吨,而国际需求约6万吨,产能过剩40%左右。金融危机抑制了短期市场需求,加之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一直上升、环保及质量监管“高压”持续加大,对青霉素工业盐出口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阿莫西林:2009年出口数量同比大幅度增长80.2%,反映出中印两国企业的竞争已从青霉素工业盐、6-APA延伸到阿莫西林,出口到印度以及南美、东南亚等市场的阿莫西林价格较低,出口到欧美规范市场的阿莫西林价格较高,出口平均单价为27.45美元/公斤。
扑热息痛:受其上游产品我国工厂大多开工不足影响,其上游原料对氨基苯酚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扑热息痛价格跟进。欧洲罗地亚公司扑热息痛工厂的停产和国外客户2009年初扑热息痛库存基本消耗完毕,使得客户对中国扑热息痛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
上一篇:第四批国家药品集采开标
下一篇:沪市上市公司公告(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