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2024考研材料与化工869专业好考吗?

发布时间: 2023-11-02 02:46:17 |   作者: 党建文化
返回列表

  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热作加工”专业,历经热带作物产品贮藏与加工系、工学部、工学院、理工学院和材料与化工学院,2019年设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立足海南、对全国,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的策略和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院现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ESI全球前1%学科和海南省重点学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设置材料科学与工程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2个海南省特色优势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天然橡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热带岛屿资源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硅锆钛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种玻璃重点实验室、海南省优质硅资源先进利用及特种玻璃协同创新中心等在内的1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现有教职工人数60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10人,具有博士学位39人。现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3人,博士生导师20人。近5年获得国家“863”计划等各类课题100多项,总经费4000多万元,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励10多项。

  目前学院总实力显著提升,现有海南省教学团队1个,海南省精品课程1门,海南大学精品课程4门。现设有“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实验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班”。学院形成了工科专业特色鲜明、多种类、因材施教、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本科生教育模式。大学生科学技术创新慢慢的变成了我院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近年来众多学生在全国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竞赛中获得多项嘉奖。每年均有多名优秀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外奖学金赴国外深造;多名优秀本科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另外,优秀本科生有机会被选派到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境内外交流学习。

  学院具备“本-硕-博”一体化的培养能力,本科毕业生的升学率36%左右,其中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或中科院研究所的学生占升学人数的72%左右。作为中西部高校,本校优秀研究生拥有单列的公费出国留学名额(仅面向中西部优势高校),我院每年约4名公派留学生奔赴欧美攻读博士学位。本科生就业去向除升学深造外,主要就业的企业有中国石化、中国建筑、中铁、中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富士康科技集团等,就业率从始至终保持在90%以上,均位居学校前列。

  学院学科特色为天然橡胶材料,“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几十年间为国家输送大量优秀人才,支撑国产天然橡胶事业发展。“新时代,新使命”下,学科为国家战略主动做调整,积极解决与热带、海洋和农业相关的材料科学问题,开展热带岛屿材料、海洋能源材料和生态环境材料三个研究方向。学院利用海南热带特色资源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开展相关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实现源头创新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橡胶资源生产地和研究基地,学院开展天然橡胶加工工艺及复合材料的研究,历史悠远长久且成果丰硕;海南拥有丰富的优质石英砂资源,学院因地制宜,开展特种玻璃、岛礁修复材料和高技术硅基陶瓷材料的研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针对热带海洋微生物对海洋设施的腐蚀,开发相应的生态环境材料及适用于热带气候的节能环保绿色建材,学院开发并解决了热带南海海洋工程项目施工中工程材料及工程技术中的有关问题,为南海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科研技术保障及人才支撑。

  1余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5年入职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海南大学E类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期从事高分子水凝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天然高分子水凝胶的功能化设计研究及其在储能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Polymer chemistry,ACS Macro Letters,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B等国际期刊上,总影响因子IF累计达80以上。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授权专利1项,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及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项,总经费达100万。并参与多项其他课题。主要的研究方向以高分子材料在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研究为主。

  1艾心,男,黑龙江安达人。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2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是做有机双线态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研究。在Nature、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等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参编英文专著2部。

  1.2020-2025,海南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新型双线态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性质研究,300万元。

  1.艾心,李峰* “咪唑取代的三苯甲基自由基的合成表征及其光学性质”科学通报,2017, 62, 4123−4130.

  1于人同,男,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副主任,中国化学会会员。201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讲授本科《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物理》及研究生《材料物理化学》等课程;主要进行大分子的反应诱致微相分离与自组装、热固性树脂超滤膜、天然橡胶的官能化改性研究。在Macromolecules、Polymer、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7篇、发表EI论文2篇,他引超300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公开国家发明专利6项;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指导本科生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并获得全国三等奖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金奖各1项;主持并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97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

  1向道平,男,博士,博士后,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南省“南海名家”人选,海南省领军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广西、山东科技奖评审专家,广东、陕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第七至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多孔材料分会委员。目前为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系教师,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