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中药制剂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24-01-20 08:49:31 |   作者: 乐天党fun88
返回列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7月联合印发《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中医专科联盟建设,并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区域中药制剂中心,促进区域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申报、委托配制和推广运用等。

  如何借助信息化来支撑区域中药制剂中心的运营管理?作为长期致力于研究区域中药制剂中心的唐古信息做多元化的分析如下。

  成立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必须依托牵头中医院本身拥有较强实力的制剂中心,具备健全的管理体系,其次需要当地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和统筹规划以及政策资金的支持,以国内较早先行试点和探索的区域制剂中心发展历史为例。

  昆明市中医院于2010年在昆明市政府、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支持下,正式挂牌“昆明市中医药制剂中心”,制剂品种在“昆明中医医疗协作医院”的10个成员单位内调剂使用。制剂中心于2018年搬迁新场地,按照GPP标准设计新建,建筑面积约4000余平方米,投资规模超过4000万元,是云南省内最规范的的制剂中心。

  由于医院中药制剂小批量生产的特点导致行业小众,信息化发展长期缓慢,目前国内多家较大规模的医院中药制剂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仍停留在实现物料仓储管理目标的阶段,因此中药制剂中心如果要全方面满足区域运营,在遵循GPP下(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档案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管理,借助信息化技术降本增效和提升管理水平。

  中药制剂中心文件管理涉及制剂档案、质量、人员等标准类文件众多,在电子文档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进行数字化管理。

  例如制剂档案数字化管理,涉及区域成员医院的中药制剂申报的申请材料报告、配方、工艺流程图、包装说明等等的档案管理。尤其是生产的基本工艺是制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技术性指导文件,传统的纸质或电子工艺流程图文档无法在线实时指导生产的全部过程和获取工艺环节数据,因此就需要提供强大的工艺流程编辑设计器,支持拖拽的可视化编辑设计,定义每个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求。

  通过信息化技术管控从批生产计划下达、执行到放行的全过程,操作人员使用手持设备根据制剂工艺流程指导做相关操作,对接制剂设备,记录操作节点、操作人及生产的基本工艺需要记录的有关数据和参数,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的生产和质量追溯, 关联制剂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中间品、成品的质量检验电子化报告,实现按制剂批次追溯所有的质检报告,全面满足GPP的相关监管要求。

  制剂中心能借助信息化技术对接区域成员医院制剂处方数据,根据医生、适应病症诊断、制剂数据的汇总分析预测使用量,根据医院制剂库存及时自动生成补货单进行配送,避免医院制剂缺货造成医生无法开具制剂处方。同时根据制剂中心库存和历史发放使用数据及生产周期,进行MRP计算(自动计算预测需求计划)自动生成生产计划单进行生产, 避免制剂库存和生产无法供给。

  通过建设客户自助服务协同平台,成员医院可以在线录入委托加工单,后续随时查看加工状态(从到货入库、生产到配送的进度)和质量追溯,同时支持查看加工费的汇总对账,减少传统的线下沟通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

  单家医疗机构制剂中心由于制剂使用量少,一方面原辅料采购量小导致采购价格高,另一方面生产利用率低导致分摊成本高,很多制剂中心都是入不敷出。通过建设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后,实现规模化精益化集约化的运作减少相关成本,间接提高利润率,创造效益。

  区域中药制剂中心涉及和联盟医院做制剂成本结算,因此就需要构建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对制剂生产涉及的成本明细进行计算和对账。针对每批次制剂的生产单关联原料、辅料、包材、人工、水电能耗、设备维修和折旧等等,系统预先定义和维护生产环节成本的核算方法。

  疫情防控期间,国家药监局指导各地紧急出台医疗机构制剂应急管理的政策,应急备案、委托配制开通绿色通道,定点调剂使用,充分的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 在疫情后时代,全国各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已经纷纷加大投入升级改造,在基础设施和设备硬件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的同时,期待加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升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金奕,程宗琦.新医改背景下医疗机构制剂发展的思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