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迈向高光的下半场

发布时间: 2023-10-22 09:38:44 |   作者: 新闻资讯
返回列表

  自2021年以来,生物医药板块一直笼罩在集中带量采购的阴影下。药械甚至医疗服务均估值承压,龙头。连长期在生物医药大家庭中不太引人关注,估值普遍不高的原料药也泥沙俱下地连遭重挫。

  不过这个行业也并非总是身处无人问津的角落,雅本化学(300261)在2021年底就因旗下产品卡龙酸酐被传是辉瑞新冠口服药的原料而引发市场关注。雅本化学在回应相关传闻时表示,没有直接给辉瑞供货,但是不是间接供了那我们不知道。投资者对这略带含糊的表述脑补良多,毕竟新冠概念在A股是什么待遇各位看官一定心里有数。雅本化学自11月5元的位置启动,数月间摸到了31.39元的历史高位,区间累计涨幅高达450%!

  虽然事实证明传闻并不靠谱,雅本化学也因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完整遭到深交所的公开谴责,但原料药行业的巨大潜力毕竟让整个市场有所体会了。

  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s)简称API,是药物活性成分,也是构成药物药理作用的基础物质。但原料药一般不能直接作为药品,需要经过辅料添加等步骤制成制剂方能被患者使用。而中间体是指在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需要进一步精制合成为原料药的一种物料。

  原料药及中间体再往上游追溯就是化工产品和动植物产品了。前者占据了大部,毕竟化学药品仍是如今主流;后者主要通过生物发酵工艺完成,多应用在抗生素、维生素类原料药上。随着生物药出镜率的提高,动植物原料比例也在提升。而原料药的下游自然是医药制剂、保健品等应用场景了。

  下游产品已成熟,不存在专利保护的品种。这些品种应用较早,需求稳定,同时技术门槛和附加值也比较低,整体来说更像是化工产品而不是医药产品,主要考验在成本控制上。国内在这些便宜量大的品种上自然优势明显;

  刚过专利保护期的品种,主要是供给仿制药企的品种,附加值比大宗原料药高。近几年大批药品将面临“专利悬崖”,特色原料药可能会获得可观增量。

  作为制剂行业的上游,医药板块的很多细分领域都离不开原料药,这催生了一个庞大而仍在稳步增长的全球市场。2018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高达1,657亿美元,且多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6.37%。

  我国的原料药中间体行业发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90年代后的欧美发达国家趁着全球化的脚步把大批附加值不高的工业环节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化工产业作为高污染高能耗的代表自然首当其冲。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趁势承接了一部分化工原料药产业,为了便于出口多布局在江浙一带。浙江台州作为国内原料药行业大本营,孕育出了天宇股份(300702)、司太立(603520)等一批原料药大厂。

  可以看到,国内原料药市场体量是相当大的,但整体利润率仅有8.48%。国内原料药企也凭借着便宜量大的形象每年向亚洲及北美地区出口超过300亿美金的产品,在全球原料药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长期以来,国内原料药公司并没有取得和体量相匹配的话语权,在言必称创新或销量的制剂药企面前,更像传统制造业的原料药厂商算是产业鄙视链中比较“卑微”的一环。毕竟以前原料药企和制剂药企之间关联性不强,下游药企可以较随意地更换供应商,这令原料药企总是低人一头。

  不过这局面已开始逆转,首先是2015年起环保法、水污染治理法颁布实施,这对高污染的原料药企来说影响深远,环保合规成本和工艺改造迫使大量落后产能被清出市场,国内化学药品原药产量短时间内降低了18.83%。

  此外,医药领域内也有一系列制度政策落地。原料药企关联评审制度和药品集采制度强调了入围制剂和原料药的绑定关系,一些大厂品种甚至因为拿不到稳定的原料药渠道而进不了集采,或进了集采又未能实现稳定供货而遭受处罚。这进一步抬升了原料药企的话语权。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原料药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一线厂商取得了优势地位,市场集中度也加强了。

  好景不长,原料药行业在经历洗牌之后迎来了上下游的双向挤压。一方面多种化工原料经历大周期高位,价格暴涨。像肝素这样的生物原料也受疫情和产品周期等影响大幅提价。

  另一方面,随着集采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下游产品被囊括在内,仿制药的高毛利时代被终结。价格被强力打压的制剂厂商自然对上游更为苛刻。大宗原料药和竞争激烈的部分特色原料药自然卖不上价了。不过在集采以价换量的思路下,需求会有持续增长。原料药企应呈现体量稳步提升而利润率有所下降的局面。至于净利润的绝对金额,那就既考验各家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又要考验各家管线上能否有可获取更高额利润的好产品了。

  从各家厂商2021H1和2022H1的营收和净利情况可以看到,虽然营收规模均实现增长但多家公司出现净利润或净利率却同比下降的情况,这说明原料药行业的整体环境出现恶化。普洛药业(000739)2022H1在营收增长16.57%的同时营业成本上升25.44%,导致净利率同比下降21.04%,公司也在中报中坦言部分大宗商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首先就是把触角伸向下游,做原料-制剂一体化。原本制剂药企花了大量精力在铺渠道上,销售费用居高不下,在这方面原料药企肯定是相对短板。不过随着集采的铺开,药企销售费用被大幅挤压,对集采中标品来说渠道建设现状变得不如以前重要了,中标企业反而可以依靠集采开拓更广阔的下游。这对在成本控制上有天然优势的原料药企来说无疑是个机会。华海药业(600521)和天宇股份在这方面布局较为提前,前者的制剂销售占比已然过半。

  第二就是在与原研药企的合作中向CMO/CDMO业务延展,也就是在根据需求定制的专利原料药上下功夫。九洲药业(603456)在上一节经营情况对比图中表现亮眼,其能取得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速和净利率离不开这块业务的贡献。

  从业绩表现来看,2019年吃下苏州诺华正式进军的CDMO业务不仅为九洲药业带来充盈的收入,也拉升了九洲药业的整体净利率,这在原料药企中多少有些鹤立鸡群的味道。除了财务指标上的提升之外,CDMO业务也能将自身和原研药企绑定得更深。

  当然,CDMO是有技术积累的头部原料药企的玩法,门槛可是一点都不低。原料药企毕竟更熟悉化药,而现在很多创新药都是生物药。而且CXO业务非常依赖国际业务,如果没有成熟的海外渠道的话很难建立联系,取得订单。所以也仅有九洲药业、博腾股份(300363)、普洛药业(000739)和美诺华(603538)等寥寥几家涉足较深。

  可以看到,大宗化工产品周期性等原因给原料药行业带来了一定的业绩压力。但在产业链中重掌话语权的一线原料药企毕竟是哀嚎不断的生物医药大板块中一方有支撑有逻辑的净土。待化工原料周期下行和集采放缓后,业绩应能得到一定兑现。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